醫用制氧機國內的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07-17 18:07:28瀏覽次數:2688
醫用制氧機國內的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發展,家用制氧機作為家庭保健和氧療的工具,已成為老年人的“老來伴”,未來幾十年,制氧機將會作為消費品進入各個家庭,制氧機在自身發展方面也將面臨新的發展趨勢。從統計分析表明,家用制氧機將以膜式和變壓吸附式為主,而變壓吸附式將占據主流,因而,需要高性能的分子篩材料作為其發展的強有力后盾;同時,還應優化吸附工藝流程,進一步節能降耗,減小體積和重量,采用專用控制閥提高分離效率。未來幾年,家用制氧機預計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進展:
(1)功能多樣
在功能方面,除了滿足標準中規定的性能,如氧濃度監測、累計時、報警(斷電、高溫、高氣壓、低氣壓)、濕化、霧化等功能外,還將考慮美觀、適用、科學、舒適的生活方式,加入如遙控、定時、臭氧消毒、音樂播放、耳麥式吸氧等功能。
(2)開源節流
為了保證消費者能夠吸到足夠的氧量,現在的家用制氧機往往采用大氣量供氧方式,而忽略了吸氧的環節。韓學平等對節氧面罩進行了研究,通過4500m海拔高度實驗證明,使用節氧面罩輸入600ml/min氧流量與不使用面罩輸入2000ml/min氧流量差別不大,測得的血氧飽和濃度都在90%以上。從呼吸生理學分析,人正常呼吸周期4s中只有0.7s為吸氣,節氧技術要避開呼氣階段和吸氣后段供氧;吸氣前端的氣流速度較小,相同時間內吸氣量少,如果采用脈沖供氧,高濃度氧在呼吸最前端高速輸入,與吸氣前端較少量的氣體混合仍能保證較高濃度的富氧氣體進入肺泡囊中,與肺內的功能余氣量(約2500ml)混合,使肺泡氣中的氧分壓瞬間增加幾個毫米汞柱,而交換速度隨肺泡氣與血液中的氧壓差的增大而急劇增加,這樣新鮮氣體進入肺內在10ms內就完成混合,0.3s就有大部分氧氣被交換,可以實現短時間內節流供氧,在減少氧氣產量的同時,保證了吸氧功能。此外,壓差式供氧也是設計的比較巧妙的節氧方式。
(3)微型便攜
家用制氧機由于其體積重量較大,不便于攜帶,對于出行旅游、散步的老人來講,還是有不足之處。微型便攜式制氧機也是一個新方向,如采用背包式、肩挎式,要求其重量減小到2kg左右,對于國內家用制氧機廠家而言,是一種技術挑戰和突破。
(4)高度集成
家用制氧機目前采用部件組裝模式,氣路對產氧過程造成一定的阻力,增加了重量和體積,各部件之間很難保證氣密性,故障率高。將氣路集成,如同電路板一樣進行溝槽式設計,既美觀又適用。
根據市場調研資料統計和分析,國內家用制氧機市場將以變壓吸附式和膜式制氧機為主,且變壓吸附將繼續占主要優勢;在電力充沛的區域,電解水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化學試劑制氧在急救中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變壓吸附式制氧將向小型、集成、節氧和多功能方向發展。
上一篇:醫用制氧機對人體保健的作用
下一篇:醫用制氧機的分類